——近年来,我县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统领,推动风电装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风光”无限的亮丽名片,不断增强绿色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
数条智能生产线全速运转,巨型风机叶片在工人的精准操作下有序成型……近日,走进射阳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一股蓬勃向上、向新向绿的热潮扑面而来。
作为全球少数掌握150米级海上风电叶片技术的“超级工厂”,企业通过碳玻纤混合设计,使单支叶片成功减重1.5吨。888集团官网入口“传统工艺需60至70小时的制造周期,如今压缩至48小时以内。”射阳中车新能源智造基地负责人介绍,效率与品质的双重突破,让“射阳造”叶片在全球市场更具竞争力。
从国内首款碳纤维拉挤梁海上叶片,到国内首款可回收风电叶片,再到全球最大功率漂浮式风电机组,一批代表前沿技术的新能源装备在射阳中车新能源智造基地相继试制、投产。这些“绿色巨人”飞越重洋,远销欧美,底气何在?其卓越品质在CQC新能源创新基地得到严苛验证。
在全球最大的叶片测试台前,108米长的叶片如巨镰般以每秒2次的频率划破空气,经历400万次摆振与100万次挥舞的疲劳测试,模拟25年风暴摧折。“这相当于让叶片在实验室里经历完整生命周期。”检测总监李富介绍道,基地配备静力载荷达200kNm的测试系统,能同时为4支20MW以上级别叶片开展检测。
向海揽风,逐绿前行。在射阳,像中车这样扎根生长的企业还有很多:国家能源、华能、中广核等骨干央企以及远景能源、亨通电缆等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中车、大连重工等4个百亿级“智造产业园”加速建设;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江苏省海上风电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权威检测认证机构与我县保持深度合作……
如今,集“资源开发—装备智造—科创研发—检测认证—运维服务”为一体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业已成形,多企业协同、多链条联动的产业生态,正为全县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黄海之滨,潮起潮落间,将近1500万千瓦的已开发、待开发风电资源铺展成绿色发展的壮阔底色。
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看天吃饭”,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如何将富余电力“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及时释放?新型储能技术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电站最高可存储50万千瓦时电量,完成一次充(放)电要2个小时。”近日,远景射阳储能电站内,工作人员成国华在控制系统上进行放电操作。
作为江苏目前最大的独立储能电站,远景射阳储能电站功率250MW、容量规模500MWh,核心设备如电芯、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等均来自国内供应链。自2024年7月12日并网以来,电站全年性能稳定,创下江苏省在运储能电站多项第一。
“我们抢抓入选省首批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园区级试点的契机,编制绿电接入方案,全力推动220千伏绿电专属变电站建设,同步配套建设远景、亨通、龙源等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射阳港经济开发区零碳专班负责人吴祈诺介绍,通过多项目协同,园区正构建更灵活的储能网络。
打造全省首个电网侧二氧化碳储能电站项目,建成中车三期用户侧储能电站,积极争取新增电网侧储能规划容量,支持企业探索实施熔盐、飞轮、液流等新型储能项目……从电源侧的储能扩容,到电网侧的智能调度,再到用户侧的灵活用能,我县正精准布局,打造全时段绿电供需平衡的园区级新型电力系统样板,让绿色能源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稳定口粮”。
“追蓝逐绿”,带来的不仅是席卷全域的产业变革浪潮,更是抢占未来绿色发展制高点的战略先机。
3年前,建设射阳港零碳产业园被写入江苏省委30号文件、盐城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报告,成为省市重点推进的绿色发展工程。作为全市首批首家零碳产业园区试点,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先行先试,建成运行“能-碳”双控管理平台,充分应用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园区企业开展能源信息化集中控制和设备节能精细化管理。
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一系列绿色实践生动上演:远景能源先后引入机器人智能连接系统、AGV电动转运系统、自动加热系统,下线全国首台“碳中和”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大连重工射阳新能源高端装备智造基地整体涂装生产线采用全自动化内外壁抛丸机和内外喷漆设备,实现塔筒涂装过程无人化操作;中车一二期工厂屋顶光伏年发电量达1400万千瓦时,每年减少碳排放约3000吨……
企业“碳”路驰骋的同时,产城融合的图景愈发鲜活。在射阳港零碳社区,服务中心外立面采用光伏幕墙,可以实现年发绿电11万度,光储充一体化车棚每天产生绿电2700度,可以容纳70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
为满足居民通勤需求,园区配备的“零碳巴士”科技感十足——通过车顶光伏发电、绿电充能、电池储能等多重方式保障车辆稳定运行,借助高精度车载传感器实现“虚拟轨迹”自主行驶,全程零排放。
“目前,零碳社区正朝着更低碳的建筑、能源系统迈进。社区内广泛采用感应照明、自动排风、热源塔热泵系统等智能化设施。”射阳县沿海投资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副主任李烨表示,将加快对标德国欧瑞府,将柔性直流、车网互动等技术应用于社区,加快创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零碳生活场景集群。
从海上风电与光伏项目的密集落地,到智能电网的加速建设,再到全产业链的绿色协同布局,射阳大地上涌动的绿色动能,正向着更广阔的未来澎湃奔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