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七十余年,站起来的中华民族在追赶现代化的路上,既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奇迹。
但与此同时也遭遇了诸多猝不及防的灾难,那些灾难有烈火、洪水、震波、疫疠、冰雪等,一次次把新生的共和国推向危急关头。
今天,文史君就与大家分享七次建国后的巨大灾难,一起缅怀那个时代悲戚的过往。
1960—1962年的“三年困难时期”,是一场由决策失误、极端气候与国际环境突变共同酿成的复合性灾难。
其冲击波穿透了经济、人口、生态与社会心理四个层面,给我国当时的民众留下了长久且难以愈合的伤痕。
粮食产量由1957年的3900亿斤骤降至1960年的2870亿斤,跌幅超过四分之一,直接导致收购量锐减。
为了保城市、保工业,农村返销粮比例被压缩到极限,许多地方口粮不足百斤原粮。
油料、棉花、生猪同步减产,轻工业原料短缺,市场轻纺品库存下降60%以上,消费物价在1961年上涨到1957年的2.6倍。
根据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1960年全国人口比1959年净减1000万,1961年再减348万。
之外,出生率由1957年的34‰跌至1961年的18‰,形成长达五年的“生育低谷”。
为充饥,群众大规模砍伐林木、围湖造田、捕杀野生动物,淮河、海河流域因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面积扩大15%。
农村耕畜因饲料短缺被大量宰杀,全国役畜存栏1961年比1957年减少1300万头,土地耕作深度和效率急剧下滑,形成“生态—产量”的恶性循环。
饥荒打破了农民对公社“大锅饭”的信任,基层干部权威跌落,黑市、偷盗、瞒产私分蔓延。
城市因口粮锐减也首次出现“全民浮肿”,机关干部、大学生排队领稀粥的场景。
1975年8月,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发生了新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水库溃坝灾难,那场灾难后来被称为“75·8”大洪水灾害。
因其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特殊的历史背景,成为我国防灾减灾史上一个深刻的警示。
1975年8月初,当年第3号超强台风“莲娜”穿越台湾岛后在福建晋江登陆,随后北上至河南境内停滞少动,带来了罕见的特大暴雨。
数据显示,8月5日至8日暴雨中心林庄站6小时雨量达830毫米,创下中国大陆短时强降雨的极值记录。
8月8日凌晨,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相继溃坝,6亿多立方米的洪水倾泻而下,横扫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造成毁灭性灾难。
据不完全统计,那场灾难导致超过2.6万人死亡,1100万人受灾,1700万亩农田被淹。
洪水所到之处,村庄被夷为平地,京广铁路被冲毁100多公里,影响行车近50天。
灾后景象惨不忍睹,许多遇难者遗体被洪水冲至数十公里外,灾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完全瘫痪。
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灾情信息被严密封锁,外界对这场灾难的真相知之甚少,直到多年后才逐渐披露。
从自然因素看,超强台风带来的极端降雨是直接诱因,那种降雨强度远超水库设计标准。
但更关键的是人为因素的多重失误:一是水库设计标准偏低,板桥水库按“千年一遇”设计,但实际降雨远超此标准。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
23秒内,一座数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成为20世纪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
那次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区,震源深度约12公里,属极浅源地震,破坏力极强。
主震后发生多次强余震,最大余震达7.1级,波及范围广,北京、天津等城市震感强烈。
地震发生在深夜,居民猝不及防,伤亡惨重,官方统计死亡242769人,重伤164851人,轻伤544000人。
唐山市区建筑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损坏,铁路、桥梁、道路受损,供水、供电、通讯中断,次生灾害严重。
面对灾难,我国迅速组织了大规模抗震救灾行动,调集10多万子弟兵官兵和2万多名医疗人员紧急驰援,全国各地运送大量救灾物资。
事后研究发现,唐山地震高伤亡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地震本身强度大、震源浅、发生在深夜。
以及唐山长期未被识别为高危险区、建筑抗震性能低下、防震减灾意识薄弱、意见未被重视等。
唐山地震给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带来深远影响,灾后我国系统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
制定严格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测研究,建立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
唐山地震是我国现代防震减灾事业的转折点,推动了地震科学和工程抗震技术发展,为后续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奠定基础。
1998年6月,长江流域暴雨连绵,江水猛涨,吞噬河堤,恐慌在居民心中蔓延。
水位接连突破历史记录,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纪洪水在长江两岸爆发,那是长江对人类的怒吼。
十万火急之时,十万余名人民子弟兵和无数干部群众化身血肉长城,迎着惊涛骇浪,用沙袋、血肉之躯与洪水搏斗。
每一处管涌、每一次巨浪拍打都威胁着堤岸,他们凭着身后万家灯火的安危,凭着无数同胞的生死存亡,坚守“堤在人在,堤溃人亡”的信念,与水争命。
但那场灾难留下的是破碎家园,超过一亿人流离失所,2550亿元直接经济损失,每一分都粘连着普通家庭的泪水与挣扎。
长江上游森林曾是天然屏障,中下游湖泊曾是调节器和缓冲池,却因肆意砍伐、围湖造田、侵占河道等行为萎缩消失。
痛定思痛,一场生态救赎行动全面铺开: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整治河道。绿意重染长江两岸,湖泊碧波荡漾。
如今,人们说1998年那样的全流域性洪灾不会再现,那是源于水利工程加固和生态改善。
那场洪水中用血肉筑起的长城精神,和对自然不可逾越边界的认知,应永远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指路明灯。
2003年,一场名为非典型肺炎(SARS)的疫情席卷全国,其带来的战栗与阴影至今仍在集体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
2002年11月,广东佛山一名男子因高烧不退、头痛欲裂就医,起初按普通感冒治疗,三四天后却出现致命肺炎症状,被紧急送入重症监护室。
2003年初,广州、中山等地疫情警报拉响,患者激增,医护人员也成易感人群。
1月22日,官方将那场神秘瘟疫命名为“非典型肺炎”,2月6日,广东疫情冲向高发期巅峰。
恐惧迅速蔓延,市民涌向药店抢购板蓝根、抗病毒药,街头、娱乐场所陷入死寂,口罩成为城市标配,人们彼此戒备。
直至2003年4月20日,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坦诚公开疫情,宣告防控总攻,成为撕破黑暗的曙光。
6月24日,我国内地SARS感染病例实现“零”报告,阴霾终于散去。但胜利代价沉重,全国5327人确诊感染,348人失去生命。
非典留下的不只是数字,它像一面残酷的镜子,照出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早期信息传递的阻塞,以及面对未知病原体时的措手不及。
非典的教训,是悬在后世头顶的永恒警钟,提醒我们敬畏病毒,筑牢生命防线,以便在人类下一次“大考”来临之时,能够从容应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龙门山断裂带深处能量骤然释放,8.0级地震以汶川为爆心,瞬间撕裂巴蜀大地。
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给中华民族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
山脚砂石厂里,杨加辉正劳作,脚下土地突然狂暴震颤,巨响炸裂,烟尘遮天蔽日。
山在晃、地在晃,巨石砸落,天地混沌,他陷入灭顶绝望。几十秒后,死寂笼罩,眼前只剩狰狞废墟,家园、熟悉的一切瞬间消失。
子弟兵、武警官兵、消防战士、白衣天使及无数志愿者,顶着余震,如逆行者般冲向灾区。
道路崩毁、通讯断绝,他们肩扛手刨打开生命通道,用血肉之躯扒开瓦砾,只为那微弱气息,“再救一个”是他们坚守的执念。
生死搏斗后,大地伤口暂被缝合,但损失惨重:69227条生命消逝,17923个家庭破碎,8451.4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天空被悲痛阴霾笼罩。
劫后余生的坚韧与逆行者的勇气,托起绝望之地的希望。全国众志成城,巨震震碎山河,也震出人性光辉与不屈民族魂魄。
废墟终被清理,新城重新矗立,地震在民族记忆深处的回响与力量,熔铸成我们面向未来的坚韧脊梁。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我国,迅速演变为一场公共卫生灾难。
作为近几十年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它不仅夺走了数千条生命,更在社会、经济、心理与国际形象等多个层面留下了深刻伤痕。
在最严重的阶段,武汉封城,全国31个省区市启动一级响应,医疗资源一度告急。
虽然我国以果断措施在两个多月内控制住了本土疫情,但那场灾难让人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现代城市面对病毒的脆弱。
经济层面,疫情如同一只“黑天鹅”,打断了原本就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节奏。
亚洲开发银行估算,仅2020年中国GDP损失就达1.1万亿至1.6万亿美元。
交通、旅游、餐饮、零售等服务业首当其冲:春节黄金周旅游收入同比减少六成以上,全国电影票房一度归零。
制造业也因延迟复工、供应链中断而遭遇订单萎缩,湖北、广东、浙江等省份的电子设备、纺织服装产值下滑均超过1%。
微观个体更难幸免,小微企业现金流断裂,打工者被迫“云失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放缓。
回望那场灾难,它像一面多棱镜,放大了中国社会的韧性,也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
加速了数字经济的渗透,也拉大了不同群体的数字鸿沟;凝聚了全民抗疫的共识,也挑动了国际格局的敏感神经。
正如地理学报所指出,疫情终将过去,但如何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理念、如何建设更具韧性的城市与健康社区,才是留给未来最沉重的考卷。
灾难无法避免,但每一次灾难后的深刻反思与制度革新,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
今天,当我们回望那七道深深的伤痕,看到的不仅是山河泣血,更看到亿万人民在废墟上挺起的脊梁——它撑起了新的长城,也照亮了新的征程。
读者们,关于“我国建国后的七大灾难事件”,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宝马“不宣而战”!从35万跌至24万,258Ps+8AT,后悔GLC买早了
江西婆婆再现流氓嘴脸:强夺儿子死亡赔偿金后,还要儿媳签下“不再嫁人”协议
差距拉大!2025年,888集团官网入口中国GDP将突破20万亿美元,美国可超过30万亿
中国钓王钓获73斤野生花鲢:觉得好重 现场看鱼线岁尿毒症晚期女生患病四年:跑一天外卖 换一天生命
中国钓王钓获73斤野生花鲢:觉得好重 现场看鱼线岁尿毒症晚期女生患病四年:跑一天外卖 换一天生命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